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电视记者的传统定位

更新时间:2018-04-15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1.记者的职业特点

记者属于一种职业,是能够敏锐的发现新闻事件,并将其真实的还原,然后再准确的传播给社会群众的一种职业,是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一种。通常是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的工作。他们通过和被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来获取信息,然后经过整理编排之后再传播给社会大众。其职业特点主要有两点

1.1发现事实的敏锐性

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有人去发现他们,挖掘他们,把握他们。正如我们的著名记者、新华社社长郭超人曾经说过:“什么样的人当不了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记者?什么样的人能当好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想到能做到,而你也能想到能做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能想到能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好记者。”所以有一个敏锐的眼光,勤于思考是做好一个记者的前提条件。否则的话即使是新闻事件就在你眼前,你也会无动于衷。

1.2对报道事实的忠实性

忠实的报道新闻事件是记者最为重要的行为准则。我们每天会从各种渠道,各种媒体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等,新闻报道随处可见。在你的生活、工作甚至社交中都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对新闻媒体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它可能是或许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你平常聊天时的谈资。试想,如果记者报道的其实是一条虚假新闻,那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多么大的不良影响。

例如在2016年1月4日14:30,澎湃新闻发布消息称:“2016年01月04日14

时30分03秒,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震中经度:115.52,震中纬度:29.51,震源深度:10千米,震级:6.9”随后,人民日报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一点资讯等也纷纷开始转发这个消息。

随后,在1月4日14:43,澎湃新闻发文《更正:中国地震台网称江西九江地震消息不实》:“中国地震台网发布最新消息: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发生地震,消息不实。其微博也发布消息称:此前澎湃客户端今日推送新闻称,江西九江浔阳区发生6.9级地震。此信息为地震台网自动后台录入信息,后经编辑人工核实,此信息不实,向各位用户致歉。”

但是虽然澎湃新闻公关很及时,但是这条未经查实就随意报道的虚假新闻早已肆意传播开来,在人群中制造出巨大的恐慌,给社会造成的非常恶劣的影响,也让澎湃新闻的公信力受到了影响,相关负责人也被停职调查。

无独有偶,在2016年2月,华西都市报发表了一则新闻报道名叫《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见到第一顿饭后想分手了》,讲的是一个正宗的上海女人,家庭小康,在当年春节期间应男友要求而陪他去江西老家过年,但是看到男友家的第一桌饭菜之后,就决定和男友分手回上海。

这篇报道一出,网上立刻炸了锅,这个“上海女”立刻成了网民讨论的热点,被有些网友恶言相向。认为她是“白莲花”、“拜金女”等。

但是很快有人指出其中存在的若干疑点,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也对这条新闻进行的调查,发现这是一条虚假新闻。《华西都市报》的新浪微博公众号把未经核实的网络信息随意报道,导致了虚假新闻的传播,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样,相关负责人也被停职调查。

 

2 电视记者的传统职能 

2.1历史的记录者 

有一位学者吴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新闻工作者是记录今天的历史”记者应当努力还原事实的真相,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深度探讨事件背后的本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记者这一角色的职能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史官,如司马迁、班固等人,就是最早期的记者,他们用生命秉笔直书,努力将事实真实的传播给后人。 

1.2.2党政工作的鼓吹者 

而到了建国初期,我国的新闻记者一直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为党和政府做宣传工作。当时以穆青为代表的一大批新闻工作者,先后塑造了“黄继光”、

“雷锋”“邱少云”等大量的英雄形象,为建国后的人心巩固,教育宣传以及建设生产提供的有效的帮助。人民群众在这些英雄形象的鼓舞下,干劲十足。但也暴露出当时的新闻记者的尴尬定位,他们是党的“鼓吹者”,对人民群众进行自上而下的灌输式的宣传教育。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宣传,而不是传播。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给党的重大角色做传播,既巩固党的中心领导地位,也能调动全国人民的工作热情。所以当时的大部分报道都是党政新闻,或者是报刊、宣传条文等。 

2.3大众信息的传播者 

等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随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信息概念也开始走进中国的大门。“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自那以后,我国的记者就开始重新审视媒体的职能

。和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党政思想的鼓吹者相比,显然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更符合职业记者的定位。如《新闻调查》、《新闻三十分》、《焦点访谈》等著名栏目,包括柴静、王可勤、陈峰等知名新闻记者,他们开始从“草台班子”向专业性方面发展,他们秉持这真实准确的传播信息的原则,客观中立的对事件进行报道,准确的记录时代的变迁。而后很多媒体开始了专业类的分类,出现了很多专业类的报纸等,如娱乐、经济、法制、体育等分类,而记者这个职业也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不再只浮于表面,渐渐的开始探究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也就是深度报道这种新闻模式的出现 

 

3 电视记者在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电视记者在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中扮演这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将热点事件可视化、新闻事件节目化以及将客观事件真实还原。 

电视记者是将新闻节目电视化的新闻工作者,电视在视听方面,是其他媒体无法相比的,电视通过镜头和声音传播信息,真实生动的画面所产生的纪实感,是电视媒体最大的魅力。电视记者通过这些声音画面的选择和利用,不仅可以向观众传达他们想知道但是又不知道的信息,更可以让观众仿佛置身事中,同时用极具感染力的声画加强印象,甚至是传达情绪。这就是热点事件可视化。 

而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是一档节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都可能会引导观众有不一样的感受。 

比如2016年,某新闻栏目报道了大概这样一则新闻,某妇女在幼年时期被人贩子拐到了云南深ft,卖给了当地的单身汉当老婆,被囚禁20多年,在后来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母亲,也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父母的身边。 

这样的一则新闻,有很多的报道角度,人贩子拐卖人口固然可恶,但是云南深ft的落后和整个社会的脱节,导致法律在当地完全不适用也很有争议性。选择怎样的角度切入,希望能给受众传达出怎样的价值观,这就是记者将新闻事件节目化的体现 

同时,电视记者是新闻的客观报道者,他的首要职责就是客观真实的反映新闻事件,在报道中追加评论,表明自己的电视媒体所处的立场。因为电视记者往往会出现在现场,他们的眼睛就代表着观众的眼睛,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内容就是观众即将看到的听到的内容。他们在新闻事件发生时,往往处于第一线,见证着整个新闻事件发酵的过程,同样,电视记者也作为一个证人,为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提供保障。 

很多刚开始的新兴媒体,都是信息的搬运工,能独立生产内容的少之又少,在微博首页,经常能看到一些新闻事件或者流行段子被不同的公众号、大V等频繁而重复的发布,这些新闻报道或者流行段子,可能来自传统媒体,也可能本身就产于网络,但是大多都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些快餐式的新闻简讯,未经甄别就在网络上疯狂流传,这使得新媒体的内容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群众的视觉疲劳。 

而相比之下,电视记者能很深入的挖掘到新闻的深层,能为民众进行非常深入全面的分析报道,这使得电视节目内容更为优质,也使得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电视媒体一直以来都是因为真实准确而深得群众的信任,虽然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时效性非常强,但是在深度报道,专业分析上,却根本不及传统媒体。像《南方都市》等,一直以来都是重大新闻事件报道的领跑者,他们有的甚至有好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每个人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又多又碎,可记性非常低,而经过电视记者筛选提炼后的优质信息,非常具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