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参考文献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城市边缘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现状

更新时间:2018-11-19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居民的生活环境又称为人居环境。本文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分析边缘区的人居环境现状。

(一)物质方面

1.自然环境

城市边缘区在未被开发前拥有高质量的绿地景观资源。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由于相对的低地价,边缘区的开发面积迅速扩大,其居住空间也开始无序扩散。

江苏省盐城市的城南新区,未开发前是盐城市南部郊区的一片农田。城区如今被开发得很彻底,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的新区里几乎没有农田的存在。目前,城区通过开发人造绿地和人工水文来维持生态平衡,绿地覆盖率已经达到45%。按照现有人口计算,城区的人均公共绿地为13.8平方米。然而,人工不能代替天然,人工所造的生态系统也不能彻底弥补天然生态被破坏而产生的漏洞。在后期,城区开发的人工绿地大多无法养护到位。建城初期,类似虫病防治、久旱洪涝等应急备案,新区都没有及时预备。另外,在初期工程的施工验收上,用以验收的条例——《城市绿化工程设施及验收规范》里的要求非常宽松,例如含“必须”的条款出现得很少。因此,城区的生态环境仍不能被替代和保护,城市边缘区的生态环境维持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更多研究。

2.人工环境

(1)边缘区的空间布局不合理。一方面,城市在发展中侵占耕地,盲目建造大量住宅楼,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为减少拆迁的补偿费,在进行土地征用时,征用策划者常常绕开农村居民点。由于盲目扩张和无序的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经常与乡村的农宅交织并存。进一步说,即便是同为城市住宅区,不同类型、层次的住宅区也表现得参差不齐。综上可知,边缘区的居住空间表现出无序并置的状态。

因为大多数社区还未成型,社区也缺乏区域性的协调管理,所以居民的生活质量不高。而在成型后,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仍旧难以跟上。例如,住宅区周围医疗设施供不应求、文化娱乐设施严重缺乏。由于学区房的不合理划分,教育资源也出现了分配不均的现象。

(2)产业发展和岗位供给滞后于居住空间的增长。在许多大城市,建立在边缘区的工业园区同大部分居民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地,工业园区却可能污染其居住环境,降低生活质量。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过程中,可以直接服务居民的第三产业,大部分仍然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因为缺乏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边缘区的住宅区大多功能单一,即仅有居住功能。理论上住宅区具有集聚常住人口的功能,在边缘区地带,反而使地区活力下降。进一步分析,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边缘区的求职人群,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无法找到全面、合适的岗位。在初期阶段,居民仅有能在物业、维修等管理岗位选择,或者选择成为个体工商户、无证经营的摊贩,又或者凭借房屋租赁获得固定收入。

(3)边缘区的道路交通混乱。一方面,道路交通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发展滞后。总的来说,由于用地布局的零散和居住空间的大量开发,边缘区的交通往往难成体系。例如,BRT快速公交系统建设在城南新区的轴心道路上,服务于解放南路两边住宅区。至2017年,快速公交系统主线B1线终点站为南纬路。自南纬路向南的地段,大量住宅小区已经成型,显然,此处住户是无法参与快速公交系统服务的。另一方面,道路网混乱且规划不合理。城南新区的道路时常出现拆除重建的现象。作为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城区,施工环境往往呈现出动态复杂的特征。在解放南路两旁,因为商场、住宅区的建设需要大量建筑物资,所以用于来回运输材料的大量重型施工车辆的需求量非常大。在整体上,新区的建设遵循先建设住宅区,再修建道路,最后实施规划的顺序。在初始的道路规划建设中,解放南路的道路建设并没有考虑到长期承载重型车辆的可能,道路基层没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所以道路整体非常容易被破坏。重新修建市道,不仅造成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更给城区的居民造成出行不便,埋下安全隐患。

(二)非物质方面 wWW.EEELW.com

1.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

在一个地区,居民的宗教、种族、生活习惯、收入各有不同。居民一般会自发地根据不同特性来选择居住空间。由于这种选择,居民的居住产生分化甚至相互隔离。这种现象被称作居住分异。[ 吕露光.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人口分布状况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4,6:74-77.]居住的分异使社会的各阶层在空间上发生封闭和隔离,最终导致居民的居住隔离。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住房制度改革之后,社会阶层也开始加剧分化。当阶层的分化变现在居住空间上,就是居住的分异和隔离。[ 陈小列. “乡愁”湮没和唤醒了什么[N]. 中国建设报,2013-12-26.]

在城市边缘区,居住模式开始明显分化。富人区大多为独栋别墅,中高收入阶层购买商品房。与此同时,其余的低收入阶层只能居住在城中村和棚户区等地段。政府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社会保障性住房,一般就面向低收入阶层的需求。由于这些类型的住房成本偏低,房屋质量和周围环境往往不会理想。在某种程度上,高档住宅和保障性住房之间的质量反差加重了居住的分异和隔离。

事实上,居住空间的分异本来就是社会结构常有的一类变化状态。居住分异的本身不能成为一个城市问题,但是居住分异所引发的社会隔离,却是值得重视的城市问题。一旦中低收入人群不能融入城市社会,社会阶层矛盾加剧,那么社会安全也将无法保障。

2.规划控制与管理困难

规划控制与管理上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土地权属和户籍管理两方面。

土地权属上,由于城乡用地交叉和用地界线模糊,部分地区会出现多个部门同时管理,或者不受任何部门管理的状态。

户籍管理上,一方面,城区居民虽然已经被动迁出城中心,却也无法放弃原有的就业环境和教育资源。为了兼顾市区的资源和廉价的居住空间,一个家庭往往处在“人户分离”的状态。在环湖路以南地段,城南新区开始出现大量的已购置空房。由于良好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分布于城北和城中,尤其是市重点的中小学也多选址于城北,家长通常会选择租住学校附近房屋。城南的新置房屋因此长期闲置。另一方面,由于征地所涉及的经济利益,边缘区的农户大部分不愿从农村户口转变成非农户户口。除此之外,因为转入门槛过高,或是自身意愿问题,外来人口多数仍然坚持保留原户籍。综上可知,边缘区的户籍往往组成混乱,难以控制管理。

3.传统文化和归属感的缺失

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城市边缘区发生激烈碰撞。城市边缘区原本是农村的一部分,盛行的是传统农村文化。在高速的城市发展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传统风俗和道德规范容易受到剧烈冲击。在城市边缘区,居民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本地人和外地人、农村人和城里人所秉承的传统都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必然产生摩擦碰撞,原住民感到不适,新住民也难以有归属感。在众多人口组成中,外来务工人员,即农民工群体,对城市的归属感最薄弱。

综上所述,城市边缘区的现有人居环境存在大量难以忽略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冲突使居民的城市归属感大大降低,严重阻碍了居民的市民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