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答辩资料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民间故事200字

更新时间:2019-05-16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佚名

 民间故事类

1.赵五娘贞孝持家

该典故见于《天仙送子》:

〔正〕

春季美女巧梳妆,伯皆[ 皆:应作“喈”。]别下赵五娘。

夫去京城登金榜,丢奴在家守空房。

陈流俊,遇饥荒,公婆得病在高堂。

求神服药无感应,因此伤情懒梳妆。

上文主要叙述了赵五娘在丈夫蔡伯喈进京求取功名之后,保持贞洁,独守空房持家;在家乡遭遇饥荒,公婆皆病且“求神服药无感应”之时,“伤情懒梳妆”的情节。该典故出自被誉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 高明:《琵琶记》(附札记),王云五等:《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主要敷演了蔡伯喈和赵五娘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中第七出《才俊登程》、第二十一出《糟糠自厌》和第二十三出《代尝汤药》,分别详述了蔡伯喈赴京赶考、赵五娘婆母身死和公公病危的情节。

该典故看似在叙述赵五娘“伤情懒梳妆”的悲情,实质是表现了她在丈夫离家后守空房,艰难持家的“贞”和尽心侍奉公婆的“孝”,此恰恰折射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贞孝”思想。

《中国古代文学史(三)》指出:

《琵琶记》的最大成就,还是体现在其所塑造的赵五娘形象。赵五娘在饥荒岁月尽心尽力地奉养公婆,苦苦维持生计,充分表现了她是一个完全符合封建妇道标准的好妻子、好媳妇……在吃糠、尝药、剪发、筑坟、描容等情节中,实际上是塑造了一个具有忍辱负重、吃苦耐劳、敢于负责、不怕艰苦、自我牺牲等优秀品格的女性形象,而这些品格,集中的[ 的:应作“地”。]反映了我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直至今日也仍然值得赞美。[ 郭预衡等:《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428页~第429页。]

 

2.李三娘硙磨

该典故见于《天仙送子》:

〔正〕

夏季美女巧梳妆,志远别下李三娘。

夫去京城十八载,卧房[ 卧房:巴蜀诸多地方传说为磨房。如黄尚军等:《巴蜀牌坊铭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第516页):“李三春在磨房生下了一子,家里穷得来剪刀都没有,她就用牙齿给娃儿把脐带咬断,取名‘咬脐郎’。”]生下乌七[ 乌七郎:据巴蜀民间故事传说,疑为“咬脐郎”,见本页注释①。乌,疑为“鸟”之误,重庆方言“鸟”“咬”同音,“七”与“脐”方言读音相近,故讹。这反映了重庆方言中,典型的“送气与不送气”相混的现象,如“挂”读作[k‘ua214]。]郎。

哥心恨,嫂心狼,一心要害乌七郎。

豆[ 豆:应作“窦”。[明]无名氏著,俞海宜注释:《白兔记简注》(中国宝文堂书店,1988年12月,第117页):“三日孩儿可在家么?被火公窦老送到爹行去。”]老送奴兵册去,因此伤情懒梳妆。

上文选段,主要描绘李三娘生下“咬脐郎”后,孤儿寡母遭兄嫂怨恨,“咬脐郎”甚至险遭残害,只好托窦老,送幼子赴军营寻父,以致母子相离的悲情故事。该故事出自南戏四大传奇之一《白兔记》[ 此又称《刘知远白兔记》,为明四大传奇之一。],在巴蜀各地流传甚广,名为《李三娘硙磨》[ 参见黄尚军等:《巴蜀牌坊铭文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13年12月,第516页。],以刘知远从军并发迹为故事主线,但塑造的主要人物是刘妻李三娘。刘知远从军的16年[ 《白兔记》记载为16年。[明]无名氏著,俞海宜注释:《白兔记简注》(中国宝文堂书店,1988年12月,第117页):“一别今经十六载,亲生一子叫做‘咬脐郎’。”]中,李三娘在家饱受兄嫂折磨,“日间挑水三百担,夜间挨磨到天明”[ [明]无名氏著,俞海宜注释:《白兔记简注》,中国宝文堂书店,1988年12月,第71页。]是其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她始终没有屈服。[ 参见郭预衡等:《中国古代文学史(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432页。]此处引用此典,重在表现中国传统女性坚强不屈的精神意志和忍辱负重的生活态度。

 

3.安安送米

该典故见于《天仙送子》:

〔旦介〕还要收什[ 收什:应作“收拾”,下同。]。

〔丑介〕还要收什啥子?

〔旦介〕收什安安送。

〔丑介〕安安送的红苕?

〔旦介〕红苕、芋头哩。

〔丑介〕我都要想叹芋头,又跟我叹那?

〔旦介〕安安送的米。

〔丑介〕米个不消说的,姜太公前有几年,金扁桶[ 扁桶:多用于装粮食或水。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6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到1938年,才改用板车、扁桶运水。”巴蜀谚语:“打就的扁桶——箍不圆。”],银扁桶,都装满了。这几年,姜太公帷[ 帷:应作“桅”。]杆倒在房子上——打了瓦。我拿线线跟他一穿起,吊在架架上。要吃,“鸡公[ 鸡公:应作“叽咕”。下同。]”一声,放下来;吃饱了,鸡公——又扯上去。

“安安送米”源自明传奇《跃鲤记》,与“姜诗孝亲”“涌泉跃鲤”并称德阳市孝泉镇“一门三孝”,被誉为“二十四孝”之首,为我国德孝文化的典范。其故事取材,可溯源至《后汉书·烈女传》[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783页。]。但此处引用该典故,并非旨在宣传德孝文化,而是体现“安安送”这句“吊脚话”[ 关于“吊脚话”,笔者将于后文重庆方言部分详述。]。

此外,《天仙送子》中还提及文学经典《西厢记》“张生跳过粉墙来”的情节和“苏秦别下周五娘”的故事,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总而言之,《天仙送子》所反映的历史典故,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文化底蕴深厚。在信仰上,寄托了普通百姓善良、淳朴的民众思想和兼容并包的民间信仰;在政治上,隐藏了封建时代“和亲”政策的无奈和楚汉相争、百姓罹难的历史苦难以及下层民众的渴望安宁、反对战争心声;同时也从女性的角度,表现了我国传统贤妻孝妇的贞节孝义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另一方面来看,还传达出了下层民众对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命运不公的控诉。

这些典故文化浸润着历史,流入重庆市巴南区普通百姓的骨髓深处,成为中华文化千年流传的重要根基。笔者认为,此应即以《天仙送子》为代表的民间法师用书最重要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