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城》中国形象的转变.doc

资料分类:精选论文 上传会员:番番呀 更新时间:2023-05-27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下载论文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论文字数:14538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摘 要: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于1996至1998年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在四川重庆涪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教英文,回国后根据这段经历写成《江城》,成为其文学创作中国三部曲中的序曲。在彼得•海斯勒笔下的中国形象充满新奇,随着更近距离的在场观察,彼得哈斯勒以其客观的观察和平和的叙述描绘出不同视角下他眼中的中国形象。本文把《江城》割裂成三部分,即按照书中作者叙述角度及身份认同的转变来分述彼得•海斯勒眼中的中国形象,通过群众生活群像、文学交流等,引出三种中国形象;最后阐述了江城一书中展现的局部中国已彻底成为过去,当今的中国是巨变的中国,但书中的涪陵在《江城》中得以长存。

关键词:彼得•海斯勒;何伟;中国形象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1 绪 论-1

2彼得•海斯勒眼中的荒诞中国-3

2.1单调又丰富的生活对立之荒诞-3

2.2政治和美学难以解离的荒诞-4

2.3冷漠又紧密的荒诞群像-5

3何伟眼中的乡土中国-7

3.1中式土地情结与延伸-7

3.2原居民视角下的女性困境-8

4双重视角的交融中国-10

  4.1既是注视者也是被注视者-10

4.2两个自我的共同机会-11

5 结 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相关论文资料:
最新评论
上传会员 番番呀 对本文的描述:这种表现与文革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文革期间,仅有极少数的政治作品得以留存,由此即使文革结束,中国学生在它巨大的破坏后遗症潜移默化之下仍旧习惯于用政治赋......
发表评论 (我们特别支持正能量传递,您的参与就是我们最好的动力)
注册会员后发表精彩评论奖励积分,积分可以换金币,用于下载需要金币的原创资料。
您的昵称: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