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亿论文网 > 免费资料 > 免费论文 > > | 实习报告 | 开题报告 | 写作技巧 | 任务书 | 谢词致谢 | 答辩资料 | 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免费论文

小学课堂插嘴的原因及利弊

更新时间:2018-03-25来源:www.eeelw.com 责任编辑:三亿论文网

 课堂插嘴的原因:

1、大部分小学生自律性差且自控能力弱,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时,他们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对学校所设置的规章制度还不能适应甚至厌烦。而这些学生“法则”恰恰在家庭中不会出现,从轻松舒适的家庭氛围转换到严肃紧张的学校氛围,这些学生一时无法接受。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擅长模仿别人,课堂上一旦出现其他学生插嘴的现象,他们就会跟着接过话茬,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强调课堂的纪律性,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时刻提醒他们注意课堂纪律,那么随着老师教育地一步步深入以及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律性喝自控能力也将逐渐加强。 2、学生的学习及表现自我的需要:正如上文提到的c类直率型学生,这类学生常常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内容中,他们正是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才会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插嘴”,这说明他们敢于探索积极思考。这类学生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对周围的一切事物保持着好奇心,而在课堂中碰到疑惑的内容或是超出自己知识范围之外的事物,就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插嘴现象。老师这个时候应当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给予他们“插嘴”的权力,因为这种现象不是坏事,恰恰可作为教育的契机,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参与思考与讨论。而另外一类学生则是上文提到的a类好胜型及d类逆反型,为了突出自己的“人格魅力”,这些学生常常在频繁的插嘴中表现自己。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很多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认知与理解。他们的主观意识也逐渐增强,这时候老师无论提出什么问题,他们就会迫不及待的说出答案,其实是想要通过这一行为表现自己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这类学生中也包括缺乏爱的需要的学生,他们想要通过插嘴行为得到老师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他们渴望被他人接纳,害怕被忽视,因此不惜违反课堂纪律来引起老师与同学的关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社交需求又称作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照顾与照顾,因此这些渴望被关注的学生老师更加应该有耐心,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采取激励法或者谈话法,在课后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关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这样坚持一段时间,课堂的插嘴现象一定能有所改善。

课堂插嘴的利与弊

说其利:1、课堂中的插嘴现象能够体现出现代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课堂上老师允许并鼓励学生插嘴,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老师真是会给予表扬,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师生关系,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环境。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明确的确立,教师也从学生的“领导者”、“控制者”转向学生的“合作者”、“激励者”,课堂并不再是学生恐惧的聆听地点,也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的舞台。2、小学生插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如今的中国教育体制中,最为缺乏的便是创新能力,要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就不能忽视学生独立思考及敢于想象的意识。创造力、想象力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我们的教育既然注重以人为本,那么就要注意尊重个性化。每个学生对于问题都有他独特的见解,教师与家长应当鼓励这种现象的存在

说其弊:

1、每个老师为了准备好一节高效率的课,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简单的四十五分钟课程,老师可能要花费十几个小时去备课,这点我深有体会。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则会打乱老师的教学计划,扰乱老师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年轻没有经验的老师,很有可能因为一个的插嘴行为而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讲什么,甚至减退自己的教学热情,影响到老师教学的效果,也影响到其他学生认真听讲。

2、要想创造一个高效课堂,那么学生与老师必须学会相互倾听。老师应该乐于倾听学生学习上的疑惑,但某些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嘴不利于培养倾听习惯。真正的倾听是在倾听过程中理解与感悟学习内容,而课堂中的“胡言乱语”往往会影响到课堂秩序,造成学生逆反、浮躁之风。课堂上的每个学生都应当学会倾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这才是对老师对同学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