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金币:![]() ![]()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 ![]() |
![]() |
转换比率:金额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字数:13741 | ![]() | |
折扣与优惠:团购最低可5折优惠 - 了解详情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 |
摘 要:中国近代法律改革从晚清时起步,中国的近代法学的发展也随之拉开了帷幕。在晚清的法律改革过程中,中西方的法律与传统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较量,从而暴露出了它们之间的许多差异。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二者的融合之处。并且,从晚清法制改革开始,广大人民的法律观念缓慢形成。在法律观念的支配下,普通大众的行为模式逐渐变得有序。通过对晚清法制变革的深入认识,我们可以总结出对当今中国,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法律改革的启示。我们只有把握好当今国际形势,把握好法律本土化,树立科学的法律移植理念,坚持维护主权统一与主客观统一原则,注重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才能让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与法制改革进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有利地位。 关键词:法律变革;法律移植;法律本土化;晚清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 晚清法制改革的内涵-1 1.2 晚清法制改革的历史背景-1 2 晚清法制改革的原因-3 2.1 世界宪政背景的冲击-3 2.2 重刑轻民造成的人权压力-4 2.3 诸法合体不适应近代商业社会-4 3 晚清法制改革的方式-5 3.1 改革证据制度以“凭证定罪”-5 3.2 改革监狱制度以改良监狱管况-5 3.3 设立大理院以确立最高审判权-6 3.4 民刑分立以适应部门法专业化-7 4 晚清法制改革的意义-8 4.1 促进民众法律观念的形成-8 4.2 促进近代中国法学的形成-9 4.3 为近代立宪提供法律经验-10 5 晚清法制变革所带来的当代启示-12 5.1 树立科学的移植与改革理念-12 5.2 将被动移植转变成主动改革-12 5.3 重视选择性移植和法律本土化-13 5.4 人才培养是法制改革的重要保障-13 6 结语-15 参考文献-16 致谢-18 |